當前日期:

有多少姓氏是從山西大槐樹遷移出來的?

 發布時間:2023-03-14 01:14:30

正所謂落葉歸根,中國人大概是世界上最熱愛故土的民族了吧,也許是拜悠久的歷史所賜,中國人對于自己從何而來,十分感興趣。中國人“尋根問祖”的情懷更是深刻印在每一個中國人心中。

QQ瀏覽器截圖20191126084722.png

在近年來的華夏大地上“尋根熱”,更是掀起了一波波浪潮。一旦提起尋根問祖這個詞,永遠都繞不開“山西洪洞大槐樹”這個地方。就連民間的歌謠中,人們世世代代都在傳唱著“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那顆在洪洞矗立了2300多年的大槐樹,為何就成了人們尋根問祖的根源?又有多少中國姓氏,是從山西大槐樹遷移出來的呢?從山西大槐樹下走出來的這些先輩,他們大多數,其實并不是自愿離開故土,而是在封建統治強制移民的大環境下被迫離鄉。

元末明初,戰爭四起,燕趙魯豫等地,“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之所以會形成這樣的慘象,一是因為戰爭,二是因為災荒,中原大地經歷了戰亂之后,早已經失去了往日繁華??墒窃诋敃r的三晉大地上,卻是一片繁華的景象。

QQ瀏覽器截圖20191126084731.png

根據史料記載,公元1381年,中原大地,也就是河南、河北,兩省的人口加起來不足400萬,然而山西一地的人口卻有著403萬之多。山西大地東面由太行山作為屏障,西面又有呂梁山脈遮風擋雨,再加上黃河環繞,天然閉塞的環境,使這片土地躲過了大規模戰亂。再加上那些年這片大地上風調雨順,大批躲避戰亂的流民遷居于此,山西省居然在元朝末年成為了一個安居樂業的“世外桃源”,山西人口因此成為北方諸省之冠。為了快速恢復全國人口和經濟,明朝的締造者——明太祖朱元璋決定將山西大地上的富余百姓,遷徙到全國各處,從而加強北方各地人口數量,這個決定自然能夠極大加強國家對地方的統治,也利于迅速回復戰亂導致地方一片衰敗的地方經濟。當然,站在不同老百姓的立場上,正所謂故土難離,人們自然不愿意舍棄自己富足的生活和生長多年的土地。然而,在封建社會,隨著統治者一聲令下,無論是否愿意,此次的移民遷徙都勢在必行。為了保證能夠成功移民,明廷可以說是用盡了辦法,當時明朝統治者頒布的移民條例是這樣的:四口之家只能留一人,六口留二人,八口留三人,一家人因此被拆的七零八落。不僅如此,如果他們是同姓同宗者,在往外遷徙的時候,還不能遷于同一地。

QQ瀏覽器截圖20191126084741.png

雖說朝廷對于這些遷徙的人獎賞豐厚,準備也算竭盡全力,但是依然難以彌補他們背景離鄉所造成的身心摧殘。這一場移民大遷徙,開始于明洪武三年,直到永樂15年才基本結束,在這將近50年的時間里,大規模的移民次數達到了18次,遷徙之地遍布18個省,多達498個縣(市)。根據《明實錄》、《洪洞縣志》記載,移民的姓氏總共達到了882個之多。但是在大槐樹的那座祭祖堂里,供櫥中所有記載的移民姓氏,一共達到了1230個,而且,有些姓氏詳細記錄了他們的遷徙方向,其目的,就是為了方便這些后人,能夠再次回到他們的故土。

QQ瀏覽器截圖20191126084752.png

據說從山西大洪洞遷出去的移民,為了不忘記自己的根,他們每到一個地方,就會在房前屋后種下槐樹,以此來懷念自己離開時的那個地方。在民間還有這樣的傳說:如果小指甲是兩瓣形狀,他們就是洪洞縣的后人;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說法,是說當時移民的人思鄉心切,押送他們的官兵,害怕這些人逃跑,便將他們的小拇指砍成兩半做標記,凡是從山西大槐樹出來的人,都保留著這種特征。

平臺聲明

平臺收錄的姓氏家族文化資料、名人介紹,各地方志文獻,歷史文獻、農業科技、公共特產、旅游等相關文章信息、圖片均來自歷史文獻資料、用戶提供以及網絡采集。如有侵權或爭議,請將所屬內容正確修改方案及版權歸屬證明等相關資料發送至平臺郵箱zuxun100@163.com。平臺客服在證實確切情況后第一時間修改、糾正或移除所爭議的文章鏈接。

族訊首頁

姓氏文化

家譜搜索

個人中心

日韩亚洲欧美性爱_92福利a级毛片_欧美精品中文字幕xxxx_国产在线视频8888